【编者按】
八十年前,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,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,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。
在民族存亡的最危急关头,从黄河两岸到烟雨江南,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,抗日救亡的怒吼震彻华夏大地。各民族同胞团结一心兴盛网,或威武不屈血洒疆场,或毁家纾难拥军支前,汇聚成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。
今天,我们依次回眸那些铭记于心的历史片段,以历史照片➕AI动画的方式,缅怀抗战英烈,感受家国情怀与抗战精神的强烈共鸣。
1938年10月后,我国东南沿海口岸均被占领,滇缅公路成为最重要的运输线。
为了解决驾修人员紧缺,在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,3200余名南侨机工成批次、有组织地回到国内参加抗战。抢运军需物资及兵员,抢修车辆,培训驾驶和机修人员。
陈嘉庚,爱国华侨、“橡胶大王”,1874年出生于福建厦门集美。抗战期间,他成立“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”(简称“南侨总会”),带头捐款购债献物,三年内为祖国筹得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款项。南洋华侨机工也是他负责招募的。
1939年到1942年,滇缅公路共抢运约50万吨军需物资,15000多辆汽车及大量物资,其中大部分是由南侨机工运送的。然而,因翻车殉难,因敌机轰炸扫射而牺牲,因瘴气及各种疾病而丧生的华侨机工,共千人以上,约占总数1/3。
一位叫白雪娇的女机工在行前写给父母的告别书中说:“这次去,纯为效劳祖国而去……虽然在救国建国的大事业中,我的力量简直是够不上‘沧海一粟’,可是集天下的水滴而汇成大洋。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汪洋中,竭我一滴之微力。”
抗战期间,海外华侨一直是重要的应援力量,除了南洋华侨外还有美洲、欧洲华侨。重庆国民政府曾宣布:从1937年到1941年底,华侨汇款53亿元兴盛网,相当于国民政府总收入的四分之一,国民政府军费开支的近二分之一。捐献飞机217架、救护车1000多辆、坦克23辆,另包括大量棉衣、麻袋、医药用品等。
长胜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